http://masaotw.blogspot.tw/2016/06/pilot-custom-14k-f.html
全貌,一樣是套蓋筆帽設計。
採用了鋼桿,所以筆握及筆桿的螺紋都是金屬。
一樣是吸卡二用上墨設計。
筆桿型號及日本製造銘文。
一般全鋼筆桿上黑色漆條紋有二種做法,一種是蝕刻後上漆,由於漆在凹陷處,能夠維持長時間不掉落,另一種省時省力的做法是不蝕刻直接漆在筆桿上,較容易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而脫落,價值感差很多,本款採用蝕刻後上漆,所以雖然年代久遠,漆還是維持得很好。
跟之前提過的黑膠桿一樣,採用了鋁製筆夾,因此傷痕累累。既然用了全鋼筆桿,為何不採用全鋼筆夾呢?也許是為了跟其他筆桿款式共用筆夾所致,但顯然是一大敗筆。
天冠,當年的P字設計。
筆尖,嵌入尖設計,上面標示了H577,表示是1977年5月平塚工廠生產,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筆桿材質高級化,筆尖也改成18K金尖。由歷史圖集跟現行銀桿CUSTOM來看,這點跟以前一樣沒有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為搭配銀桿跟鋼桿筆桿本身的顏色,筆尖改用白金(不是鉑,只是加入其它金屬使顏色變成白色,此處為方便敘述還是簡稱白金White Gold),這點看起來很簡單,但很奇怪的是很多大廠就是不會這樣做,比方caran d'ache rnx 316 或是mon dupont chic系列,身為一個奢侈品牌,居然沒有搭配金尖,反觀萬寶龍,不僅把149等由過去的14K尖改成18K尖,甚至再也沒有生產鋼尖款式了。就書寫而言,金尖也許未必一定較鋼尖好,但就一個奢侈品而言,搭配金尖是一個必然,就這點來說,個人以為日本品牌還是比較懂得心理學,日系御三家都生產過WG金尖產品來搭配較高價位的筆桿款式,而不會屈就顏色,用了非金尖。
筆舌,跟黑膠桿一樣。
銥點側面。
筆握跟筆桿間一樣有些許段差,但上次已提過不會有手痛的感覺,甚至改變握持位置也不會有任何不適。
那麼膠桿跟鋼桿各部分都一模一樣嗎?諸君請見圖,由上而下分別是CUSTOM黑膠桿、CUSTOM鋼桿及大片尖Elite。
筆尖由左至右分別是CUSTOM黑膠桿、CUSTOM鋼桿及大片尖Elite,圖中可見筆尖到開孔的距離不同,孔型也不同。
筆舌由左至右分別是CUSTOM黑膠桿、CUSTOM鋼桿及大片尖Elite,可以看出Elite筆舌完全不同前二者,且鋼桿筆尖較膠桿突出。
Elite大片尖的圖說(下一篇會介紹此款)。
照理說筆尖跟開孔都會影響彈性,不過一來二者都是嵌入尖,先天已被限制,二來差異不大,所以實際書寫起來,感覺還是蠻接近,或者說我輩駑鈍,沒啥特別差異,一樣都是細、滑。比較明顯的差異在於筆桿重量改變,使得用筆穩定性增加,原本使用膠桿快速書寫時,由於筆桿較輕,稍不注意於筆劃方向更換時易致多餘筆劃,形成毛邊(如下圖紅圈處)。
使用鋼桿時此現象則較少發生,實際書寫筆劃表現如圖,穩定性略為高些,但這些都可以透過使用者自身練習及功力增加或放慢書寫速度來消弭,甚至改用草書或行書等連筆筆法則完全無須顧慮,因此這點倒也不能說是缺點,只不過如果平日喜歡筆桿重量重些,鋼桿顯然是較佳選擇,就個人而言,也比較喜歡鋼桿的書寫感,不過居住在寒帶的朋友可能就不做此想了。
以上次歷史圖片來看,膠桿跟鋼桿原始售價一樣,但今日鋼桿二手價格較膠桿貴1/2以上,如何取捨端視個人,另外更多人則選擇了銀桿格子紋(仿派克75銀格花樣),只不過目前一直無緣收到品相好者(銀桿偏軟易凹陷),日後收到了再發一篇介紹。
(本文部分圖片摘自趣味的文具箱)